关于开展2013-2014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评奖工作的通知

日期: 2016-12-13浏览:

申报系统网址: 点击通知公告下方的成果申报系统,注册登录,授权码dllg

申报系统信息录入时间2017年2月21日0时-2017年3月13日24时整,逾期不再受理。

纸质版提交时间:2017年3月16日-2017年3月17日集中受理,逾期不再受理。

各位老师:

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按照《辽宁省成果评奖办法》(辽委办发〔2004〕29号)规定,2013-2014年度辽宁省成果奖(第六届省政府奖)成果申报工作已经开始。

成果奖设三个奖级,共300项。其中,一等奖30项、二等奖120项、三等奖150项,内含社会科学普及研究成果不超过10项。(详情请查看附件)

需提交的材料及相关要求如下:

(一)材料提交

材料一律A4纸单面打印、分别装订。(9项)

1.成果原件。需提交成果电子版及3份原件纸质材料(实名2份、匿名1份)。(著作3本均为原件;论文2份原件(实名、匿名各1份),1份复印件;研究报告3份原件)

2.《申报表》。需提交电子版及3份纸质材料(实名2份、匿名1份)。纸质材料表中“所在单位审查意见”一栏需经申报者所在单位科研(人事)部门审查合格后,加盖单位公章。

3.《申报成果说明书》。需提交电子版及2份纸质材料(均需匿名),根据成果形式要求进行填写,字数不超过5000字。

4.《申报成果专家评审参阅表》。需提交电子版及2份纸质材料(实名、匿名各1份),根据成果形式要求进行填写,字数不限。

5.佐证材料。需提交与《申报成果专家评审参阅表》先后顺序对应的佐证材料2份(实名、匿名各1份,需单独装订成册)。佐证材料仅填写以申报者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第一负责人、第一获奖人)的,且与本次申报成果内容直接相关的材料。包括:以申报者本人为项目负责人(不含子课题负责人)的课题项目、申报者本人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的著作等。成果合作者的课题项目、论文、著作等,不作为佐证材料。佐证材料由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或其他负责部门进行审核,属实后加盖单位齐页公章,可以复印件形式提交。

6.《成果概要文稿》。需提交电子版及1份实名纸质材料。论文、科普著作、音像制品不超过3000字;著作、研究报告不超过5000字。内容包括:成果概要、申报者工作单位、学术简历、合作者姓名、单位等。《成果概要文稿模板》在省社科联网下载。

7.《决策咨询建议》。需提交电子版及1份实名纸质材料。申报者可根据成果内容,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行深入研究,自愿整理提交5000字以内文稿,此文稿经省评奖办审核整理后,报送省委省政府相关决策咨询部门。《决策咨询建议模板》在省社科联网下载。

8.学术诚信声明承诺书。需提交电子扫描版及1份申报者亲笔签字纸质材料。

9.中国知网“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

(二)申报材料有关要求

1.在境内用外文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发表的成果,著作应有中文翻译目录和3000字左右的中文章节内容提要;论文应有中文翻译件。外文论文和著作书面申请前,务必经申报作者所在单位组织专家组认真审读全文或全书,严格把关,绝不允许出现任何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和言论,所在单位需要开具证明,并经单位负责人签名,加盖单位公章后,装订在佐证材料中。

2.音像制品需同时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文字说明材料及播放短片光盘(10分钟以内),装入佐证材料中。

3.申报成果是著作的,需提交《出版合同》和CIP下载证明(登陆中国新闻出版信息网http://,在“CIP中心”输入著作CIP数据核字后,打印验证信息页面),申报者本人签字,申报单位审核加盖单位公章后,装订在佐证材料中。

4.申报成果是音像制品的,需提交《出版合同》和ISRC下载证明(登陆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中心网http://,在“ISRC查询中心”输入项目名称和ISRC编码进行查询,并打印信息页面),申报者本人签字,申报单位审核加盖单位公章后,装订在佐证材料中。

5.以上所需提交成果匿名件的,需处理掉在内文、脚注、封面、封底、书脊、前言、后记、图书出版编目(CIP)数据、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中心提供(ISRC)下载证明等处出现的有关作者姓名、单位、照片及其他可显示作者身份的信息。如果出现信息泄露,无论主观故意或无意,一经发现,取消其申报成果当年参评资格,一切后果自负。

6.以上所需提交的材料请登陆省社科联网()、东北新闻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网()查询、下载。以上所需材料一律用A4纸单面打印、分别装订

7.申报成果相应佐证材料要求是以申报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著作、研究报告,获得的奖励,获批的科研项目、领导批示等。以申报者为第二作者或其他合作者的相关材料一律不得作为佐证材料出现,一经发现或举报查明,将按学术造假的有关规定取消其成果申报者参评或获奖资格,并通报其所在单位,限其未来两届不得申报本奖项;

8.申报成果及相关材料中凡有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或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例如,申报论文是在CSSCI(扩展版)期刊上发表的或是在论文发表时该期刊是已落选的CSSCI期刊,却填报为在CSSCI期刊上发表;“一号两书”;将他人项目作为申报成果项目来源的,等等。一经发现或举报查明,将按学术造假的有关规定取消其成果申报者参评或获奖资格,并通报其所在单位,限其未来两届不得申报本奖项。

9.论文按照中图分类号划定的学科申报,著作按照内容倾向学科申报,研究报告按照应用采纳单位属性及惠及对象作参考确定申报学科。

10.所有申报成果及相关材料概不退还。

请各位老师详细阅读申报通知、申报办法和系统填报说明等附件材料,及时提交材料。

联系人:马小晶 孙莹

联系电话:0411-84709736,8707120

E-mail:wkb@

附件:

1.辽宁省成果奖成果申报、资格审查、成果评审流程图

2.2013-2014年度辽宁省成果奖申报办法

3.2013-2014年度辽宁省成果奖申报表

4.2013-2014年度辽宁省成果奖申报成果说明书

5.2013-2014年度辽宁省成果奖申报成果专家评审参阅表【论文】

5.2013-2014年度辽宁省成果奖申报成果专家评审参阅表【著作】

5.2013-2014年度辽宁省成果奖申报成果专家评审参阅表【研究报告】

5.2013-2014年度辽宁省成果奖申报成果专家评审参阅表【科普著作】

5.2013-2014年度辽宁省成果奖申报成果专家评审参阅表【音像制品】

6.辽宁省成果奖申报系统填报说明

7.关于开展2013-2014年度辽宁省成果奖评奖工作的通知

8.成果概要文稿材料要求及模板

9.决策咨询材料要求及模板

10.学术诚信声明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