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系统
成果转化平台
常见问题检索
在线提问咨询
返回旧版
组件模板格式错误
首页
机构设置
部门介绍
职能分工
科研管理联络网
重要通知
科技项目(民口)
科技项目(军口)
文科科研
产学研与成果转化
科研基地
科技奖励与综合
科技新闻
科研项目
科技项目(民口)
科技项目(军口)
文科科研
科研成果
科研进展
成果推广
专利成果
基地团队
科研基地
科研团队
信息公开
成果转化公示
收益分配公示
其他公示
党务工作
学习园地
支部活动
服务指南
政策法规
办事指南
文件下载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科研进展
成果推广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
新兴信息产业
节能环保
高端装备制造业
新材料
生物产业
新医药
新化工
综合其它
专利成果
专利成果
首页
>
科研成果
>
专利成果
>
正文
一类噻吩并吡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201010170276.6)
日期: 2015-03-30
浏览:
专利号:
201010170276.6
申请日:
2010/5/8
授权公告日:
2010/5/8
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
刘迪;李久艳;李青
摘要:
一类噻吩并吡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这些衍生物是噻吩并吡嗪中心对称地与四个苯环相连形成分子的发光核,并在核的外围连接不同结构、不同共轭程度的功能基团,使这些红色荧光分子具有电荷传输功能,可用作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的主体型红色发光材料。其合成方法是:以2,5-二溴噻吩为原料,经硝化、与对溴苯硼酸C-C偶联、硝基还原、与4,4’-二溴二苯乙二酮合成外围带有四个溴的噻吩并吡嗪核,然后再与芳胺等发生C-N、C-C偶联反应或者先在核外围引入端乙炔基团继而与带有功能取代基的环戊二烯酮发生Diels-Alder环加成制得目标衍生物。这些衍生物在紫外-可见光区有强吸收,并且其稀溶液发射强荧光,发光峰位于600-650纳米之间。
上一篇:
一种高激励电压的压电晶片电阻抗测试系统(专利号:201010229632.7)
下一篇:
一种含有芍药苷和甘草次酸的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2011101840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