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23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的通知

日期: 2023-05-06浏览:

各有关基地、各相关老师:

省社科联现已下发《关于举办2023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的通知》,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题

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为“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

二、形式和内容

2023年学术年会由品牌论坛、振兴论坛、特色论坛和专题学术活动组成。在此期间,组织开展学术报告会、学术论坛、研讨会、学术沙龙等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

品牌论坛。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组织开展学术活动,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

振兴论坛。聚焦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围绕“深化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辽宁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文化建设”等组织开展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发展新突破系列论坛活动。

特色论坛。聚焦辽宁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研究,围绕“三燕文化”“劳模文化”“长城文化”等,讲好辽宁故事,努力提升辽宁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开展辽宁优秀传统文化系列研讨会,增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发展信心。

专题学术活动。聚焦繁荣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学术交流、加快学科建设、扩大辽宁文化影响力等组织开展学术年会活动。

各类学术活动要体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

三、成果征集

学术年会成果征集包括各专题学术活动征文、青年社科成果征文(详见附件2)。各专题学术活动征文主要面向省内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青年社科成果征文面向1983年6月30日后出生的省内青年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

成果时间界定: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公开或未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

各专题学术活动征文由各基地组织,青年社科成果征文由文科院汇总统一上报。

文科院:

联系人:邓连智

联系电话:15904246611

电子邮箱:wkb@dlut.edu.cn

各基地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辽宁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研究基地

联系人:张舒博

联系电话:13387861029

电子邮箱:zhangshubo@dlut.edu.cn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基地

联系人:马雪娇

联系电话:18340825789

电子邮箱:maxuejiao@dlut.edu.cn

辽宁省社会治理与法制建设研究基地

联系人:郭胜男

联系电话:15734104982

电子邮箱:guosn@dlut.edu.cn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道路研究学术活动基地

联系人:张灿

联系电话:18851836516

电子邮箱:dllgdxmkszyxy@163.com

申报时间:青年社科成果征文截止时间为6月30日;各专题学术活动征文截止时间由各基地自行确定,6月30日前将纸质版报送至主楼106室,电子版发送至文科院邮箱。

个人提交的材料包括:

1.《2023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年会成果申报表》纸质材料实名1份,电子文本2份(实名、匿名各1份,不需盖章)。

2.研究成果,纸质实名材料1份,电子文本2份(实名、匿名各1份),参照《2023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成果排版打印格式》。

3.中国知网筛查报告纸质材料1份,个人要签名,重复率不超过25%。

4.佐证材料,纸质实名材料1份,电子文本2份(实名、匿名各1份)。申报成果如有市级以上奖励的,或地市级领导同志批示采用进入决策的,或被公开述评、转载或引用的,需附佐证材料。经各有关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属实后,电子文本以扫瞄或拍照的形式提交(不要用PDF格式)。

匿名处理要求不体现作者及其合作者、作者单位名称等相关信息。

5.申报汇总表电子文本

6.纸质版材料一律使用A4纸印制,每份单独于左侧装订,切忌将不同材料装订在一起。

四、有关要求

1.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各承办单位要明确领导责任,细化任务分工,坚持谁承办谁负责,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全程跟踪问效,确保活动质量。严格对报告人员政治观点和学术观点的审查、学术报告内容的审核,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不出问题。原则上不邀请外国学者。

2.认真筹备,打造精品。要加强协调,指派专人负责,掌握活动进度,及时报送活动筹备工作进展情况。要坚持以出精品、出成果为目标,树立精品意识、品牌意识,认真研究承办学术活动的主题、内容、专题报告人,全程做好学术活动准备筹划、方案设计、沟通协调、组织实施等各项工作。各承办单位务于6月30日前将详细工作方案报送省社科联科研部。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广泛宣传动员,组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踊跃参加学术活动征文及各项专题学术活动。积极协调主流媒体,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刊、“两微一端”新媒体等宣传媒介加强活动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4.坚持以文赴会,突出成果转化。突出学术活动的学术性,认真组织学术活动征文,严格审定征文内容,确保征文质量。坚持以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和繁荣学术为目的,注重学术研究成果理论创新和实践转化。内容突出实践性的论坛提交2篇以上高质量的资政报告,内容突出学术性论坛提交2篇以上高水平的论文或研究报告,活动结束后7日内与活动综述、主题报告、活动照片等材料一并报送省社科联科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