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解读
采访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许倞,先从一张图聊起。这张图表分别勾画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涉及的领域,并用箭头连接两者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内容。图上的连线纵横交错、密集如网。
“战略性新兴产业绝不是在一张毫无技术准备的白纸之上发展的,重大专项覆盖了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在许倞看来,“十五”、“十一五”期间科技的超前准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重大专项的前瞻性战略决策,为今天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了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许倞告诉记者,同时还要在“十一五”全面启动实施基础上,进一步凝练主攻方向,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力争在重点领域实现战略性跨越。
“加快实施重大专项,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科技日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勾勒了未来5年我国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战略重点,其中,“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前用了一个词——“加快”。如何理解?
许倞:是的。从国内外发展形势和需求看,加快实施重大专项,发挥核心支撑和引领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迫切。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经济结构的强大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强力的技术支撑、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调节。重大专项着眼于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在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环保、生物与医药、先进制造等关键领域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战略产品,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一批重大示范工程。必将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同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是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更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经济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
从发展目标、技术路线和组织方式上部署
科技日报:“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许倞:“十二五”重大专项的发展思路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发展思路分为三个层次。
在发展目标上,力争在关键领域攻克一批具有战略制高点的关键共性技术,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研发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实现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重大示范工程,发挥对民生改善和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形成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化示范基地;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扶持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若干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显著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在技术路线上,按战略目标突出重点,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善民生为战略导向,以解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关键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以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重大战略产品、建设重大示范工程为核心任务,进一步凝练主攻方向,突出战略重点,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在组织方式上,按举国体制组织实施,坚持政府在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组织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用结合,统筹中央与地方、部门与行业优势力量,实施“大兵团”联合攻关,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科学高效、富有活力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应用与产业化。
体现国家意志,突出四大板块战略重点
科技日报:您说过,重大专项与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任务型国家科技计划,其目标更加具体、明确,任务更加清晰。“十二五”重大专项将瞄准哪些战略重点?
许倞:“十二五”重大专项的任务部署强调“重、大、专”,纵向突出战略重点,明确阶段目标和任务重点,制定技术路线图和技术发展图,突出要啃的“硬骨头”,瞄准国家战略目标打好“攻坚战”。四个板块的重大专项战略重点如下。
电子与信息板块将重点攻克核心器件、中央处理器芯片和操作系统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关键制造装备和成套工艺及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和标准,实现打破国外垄断、克服国家安全和电子与信息产业发展瓶颈,建立自主可控的创新体系,大幅提升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能源与环保板块包括油气开发、大型核电站、水污染治理三个重大专项。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保障能源资源可持续、多元化供给和高效清洁利用,解决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我国石油和煤层气采收率的提高、核电站制造产业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生物与医药板块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大需求,着眼于抢占生物科技、生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制高点。加强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三个专项任务的系统部署和协同攻关,创制一批公众急需、市场前景好的重大新药,突破一批重大传染病防控核心技术和产品,加快培育一批优良转基因生物新品种,显著提升我国生物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相关产业发展水平。
先进制造板块包括大飞机和数控机床两个重大专项,重点攻克先进制造核心关键技术。在数控机床、基础制造装备主机和制造过程中综合集成应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材料技术等创新成果,增强我国高档制造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基本满足我国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等领域的重大需求。
科技日报:“十二五”期间,重大专项突出主攻方向,会形成哪些标志性成果?能举几个例子吗?
许倞:比如说,大飞机2014年实现首飞;具有第四代核能系统特征的高温气冷堆示范堆在“十二五”期间建成;TD-LTE将实现产业化,并成为国际主导标准之一,我国将形成完整的宽带移动通信产业链;集成电路装备初步建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形成45纳米较完整的自主产业链;将力争自主创制30个创新药物,完成200个左右药物大品种的改造和技术再创新。
科技日报:除了纵向上突出重点,如何横向强化系统综合集成?专项会适时进行调整吗?
许倞:重大专项在横向上也要加强整体部署,按上述四个板块对民口各专项进行系统布局,突出系统性与集成性;注重考虑板块内部和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注重重大专项与其他科技计划的统筹安排,加强整体推进,强化相互支撑,促进协同发展。如:信息技术领域的三个专项将协同支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攻关,重点支持移动智能终端自主操作系统、芯片等的开发。同时,会根据国内外经济科技发展形势变化和重大专项实施进展,适时调整充实重大专项任务。
把重大专项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科技日报:“规划”特别强调将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重大专项会进行怎样的探索?
许倞: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借鉴“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经验,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了行政、技术两条线的组织管理体系,确立了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和责任落实三大机制,创新了聚焦重大产业目标、打造产业链、围绕平台能力建设三大组织研发模式,建立了年度监督评估制度,探索了“下家考核上家、系统考核部件、应用考核技术、市场考核产品”等成果评价方式,同时吸引凝聚了一批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积聚和造就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
“十二五”重大专项将突出企业主体,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推动企业牵头承担以产业化为目标的专项任务,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在专项实施中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抓手,发挥骨干企业的龙头作用,建立健全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加快专项成果产业化。
同时,重大专项将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创新组织实施机制。坚持政府在专项组织实施中的主导地位,加强整体部署,强化多部门协同推进,实现各环节有机衔接。统筹中央和地方资源,整合行业优势力量,加强军民融合,加强国际合作,实施“大兵团”联合攻关,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管理体系,创新决策、执行、监督评估机制,提高管理实效,强化专项决策和实施的责任制,加强过程管理,加快推进专项组织实施。
通过这些尝试,科技部门角色也在发生转变,即从直接分配资源转向统筹指导资源分配,强化综合平衡和监督评估,提高投入的绩效。上述新思路和新方法将为推进我国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引领和带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科技日报:如何保障重大专项顺利实施?
许倞: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复杂系统工程。要又好又快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十二五”期间将采取符合重大专项特点和需求的相关保障措施。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运转高效的管理体系。二是要进一步集成各方优势力量和资源,形成多方参与协同攻关机制。三是要进一步完善重大专项资金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四是要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用深度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五是要进一步强化重大专项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制度化监督评估机制。六是要进一步促进项目、人才和基地建设的深度结合,依托重大专项,培养和造就科技领军人物、复合型管理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创新团队,建设和认定一批国际一流的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