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联深入大连有关高校调研基地建设工作

日期: 2010-09-05浏览:

8月16日,省社科联副主席杨路平与科研部有关同志先后深入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基地、大连海事大学辽宁沿海开放与经济发展研究基地、辽宁师范大学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基地、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基地,通过查看研究成果、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基地运行情况。各基地所在高校分管校领导、科研处处长、基地负责人及等有关人员参加了调研活动。

调研组围绕基地建设的立足点和任务、基地承担项目进展情况、基地的管理、基地的经费使用及基地建设面临的困难等问题与各基地有关人员分别进行了交流探讨。

杨路平副主席一行仔细听取了各基地情况汇报,对各基地的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从大连有关高校基地建设面上情况来看,各基地发展不平衡、阶段性研究成果不多、进入决策的成果少,成果转化形式单一。但从发展态势上看,各基地建设呈现出思路清晰、运行规范、团队和谐、空间广阔,发展前景看好的良好势头。关于基地下一步工作,结合调研组在各基地的交流意见,杨路平副主席主要谈了以下四点意见:

一是要牢牢把握基地工作的立足点,充分发挥基地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建立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是省社科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更好地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而采取的一项战略举措。基地要始终把工作的着眼点、立足点放在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为辽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重点回答辽宁全面振兴中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上。目前最主要的是要找准切入点,突出研究的实效性和应用性,为省委省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成果。要充分发挥为省委宣传部《社科与决策》这一成果转化渠道作用,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稿源,力争更多成果进入决策程序。

二是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加快成果转化步伐。检验基地建设成效,重在生产“短平快”的研究成果和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当前要特别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基地建立以来,上报的成果不多,《社科与决策》采用的不多,进入决策引起省领导关注的也不多,这需要引起我们各基地重视。各基地要把能不能及时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服务、能不能在《社科与决策》上刊发,能不能获得省领导批示作为检验质量的重要标准。各基地要围绕这一检验标准,着力提高服务决策水平,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上下功夫;在提高团队研究能力和取得成果批示率上下功夫;在加快生产周期,推进成果转化效率上下功夫。

三是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基地的影响力。基地研究成果的转化有很多形式,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基地聚集了大批中青年同志,要为他们的成长搭建平台。要把建立研究成果转化平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日程。组织开展以服务决策为主导的成果发布会、理论研讨会、学术年会以及主题鲜明的论坛。其中,主题突出的论坛应当成为基地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品牌。目前,辽宁有影响的论坛还不多,希望各基地在这方面进行探索。省社科联将密切关注,对重大活动品牌还要给予支持。

四是要增加紧迫感、责任感,把基地建设工作抓紧抓好。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不是终身的,而是动态的。下一步,省社科联要围绕基地建设,创办基地工作简报,及时通报各基地好的成果和经验做法,便于相互学习借鉴。同时,还要适时召开政府、企业、学者相结合的对接会、恳谈会,为基地建设做好服务工作。为推进基地建设,省社科联还要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总结表彰力度。对基地建设好、学校配套资助到位、成果转化及时、《社科与决策》刊发率高、省领导批示率高、工作有创新、成果转化形成品牌的,省社科联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反之,省社科联将按照《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研究基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达不到要求的基地予以摘牌。

调研期间,各基地负责人还对省社科联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省社科联副主席杨路平表示,认真研究,及时采纳,让基地的作用更加突出。省社科联调研组有关同志在座谈上通报了半年来各基地上报季度项目和阶段性成果情况,并就如何提高成果,基地下步科研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