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国家研究最高水平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日前正式公布。我校人文学院魏晓文教授申报的“发挥参政党作用研究——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榜上有名,获资助经费7万元。“十五”以来,我校已累计获得10项该基金资助。 魏晓文教授系人文学院副院长,“两课”教研中心常务副主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辽宁省“两课”教研会副秘书长,毛泽东思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台湾问题研究会常务理事、大连市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在统战理论研究、党史党建理论研究等方面颇有建树,取得了丰硕成果。几年来主持“'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与理论特色”、“新时期社会阶层的新变化与统一战线工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统一战线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等省社科基金项目、省统战理论研究课题、省十五教育规划项目12项。出版专著、教材《中外思想道德教育比较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研究》、《毛泽东思想概论》等十余部,发表《面向新世纪的参政党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统一战线发展趋势研究》、《邓小平对统一战线理论的新贡献》等学术论文40余篇,科研成果、学术论文荣获国家、省、市各级奖项二十余项。 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从研究参政党问题的独特视角,以加强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为切入点,引入参政党建设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更深研究层次。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参政党和怎样建设参政党”的根本问题,从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及参政党自身发展需要对参政能力建设提出新见解,对参政党角色定位、参政方略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提出加强新世纪参政党建设、发挥参政党作用的战略思考与对策。该项目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今年国家社科基金22个学科共受理申请课题12362项,比去年(10783项)增加1579项,增长15%,创历年最高纪录。共评出1194项立项资助课题(平均立项率为9.7%),资助经费总额为8318万元。其中重点项目62项,平均每项资助11.6万元;一般项目860项,平均每项资助6.9万元;青年项目272项,平均每项资助6.0万元。全国高校系统共获资助项目954项,占总立项数的80%。 从评审结果看,今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突出对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研究。二是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研究。三是加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比重。四是学科发展中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和基础资料建设进一步受到重视。(李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