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项目(民口)

关于开展2025年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申报的通知

日期: 2025-01-14浏览:

各设站院系、博士后:

按照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指南(2025年度)》,现将基金申报有关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一、面上项目

1、资助简介

面上资助是给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由专家通讯评审确定资助对象。资助标准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类。自然科学资助标准为8万元;社会科学资助标准一般为5万元。对从事基础研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适当倾斜。2025年资助约300人(77批及78批面上资助各150人)。

2、申请要求

(1)具备良好思想品德、 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无科研失信行为

(2)进站 18 个月内可多次申请, 每站只能获资助一次。

(3)申请项目应具有基础性、原创性和前瞻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项目非涉密,且为本人承担。

(4)入选国家各类博士后国(境)外派出项目的人员(学术交流项目除外),在完成派出工作或提前结束国(境)外研究工作后,继续在国内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由所在设站单位出具证明后可申请。

(5)我校申报人员申请时请勿选择“地区专项支持计划”。

(6)在对资助结果公布之前出(退)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予资助。

二、特别资助

1、资助简介

特别资助是为激励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增强创新能力,对表现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实施的资助。由专家会议评审确定资助对象。2025年资助约1200人,资助标准为自然科学18万元,社会科学15万元。

2、申请要求

(1)进站满4个月(进展之日到申请书首次提交当日满4个月),每站只能获资助一次。

(2)已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或在项目成果转化方面已取得较好的成效;发展潜力大,在站期间表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无科研失信行为。

(3)申请项目应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或创新性。可以是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的延续和深化, 但必须有创新点或创新成果,且为非涉密项目。

(4)设站单位择优推荐。各单位按照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人数的1/20 推荐;不足20人的,推荐1人。

(5)设站单位推荐时,可将下列条件作为优先推荐条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资助, 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或学术荣誉称号,设站单位引进的优秀留学回国人才,设站单位重点培养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或后备人才;

(6)每站只能获资助一次。 本站内已获得特别资助(站前、站中)、博士后基金天津联合资助以及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人员不可申请。入选国家各类博士后国(境)外派出项目的人员(学术交流项目除外),在完成派出工作或提前结束国(境)外研究工作后,继续在国内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由所在设站单位出具证明后可申请。

(7)对在资助结果公布之前出(退)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予资助。  

第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资助(特别资助)

1、资助简介

博士后基金中国煤科联合资助由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围绕煤炭能源行业重大战略、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由中国煤科投入经费,资助相关学科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为煤炭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培养煤炭能源领域优秀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2025年计划资助56人,资助标准为18万/人,资助经费是给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经费。资助经费一次性拨付至博士后设站单位。博士后基金中国煤科联合资助面向全国所有博士后设站单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和拟进站人员申报。

2.申请要求

(1)申请条件

申请人须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或拟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无科研失信行为。

②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须依托所在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申请;拟进站人员须依托拟进入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申请;在职身份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得申请。

③拟进站人员须是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的全日制博士,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满足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办理进站手续时须满足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年龄要求。

④申请项目须为非涉密项目且为以下研究方向:采矿新技术与理论、煤矿安全技术与理论、矿山智能化技术与理论、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数字岩石力学、地质保障与水害防治、先进煤机装备与制造、深地工程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智能检测、煤炭行业人工智能模型与技术、煤炭清洁低碳开发利30用技术、固态燃料电池理论与技术。

⑤拟进站人员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并与合作导师商议形成初步研究计划。

⑥获资助的拟进站人员须在资助名单公布之日起 6个月内办理进站手续,并应符合博士后进站相关要求,逾期视为放弃资助资格。

⑦博士后基金中国煤科联合资助不得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其他博士后基金联合资助、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及国家实施的博士后国(境)外派出类项目同时获选。在上述项目未公布获选结果前,可以同时申报。

优秀学术专著出版资助

1、资助简介

优秀学术专著出版资助用于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版在站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资助领域为自然科学。专著编入《博士后文库》,有独立书号,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25年资助约24部专著,资助标准为每部专著平均10万元。

2、申请要求

(1) 在站2年以上或出站5年内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者优先,无可言失信行为;

(2) 申请人为所投专著唯一作者;

(3) 专著所属学科领域为自然科学;

(4) 字数不少于15万字(以统计字符<不计入空格>计算)

(5) 仅限学术专著,不含译著、研究报告集、学术资料、工具书等;

(6) 在专著书稿完成后方可申请。

  各类项目具体要求详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指南(2025年度)》(见附件)。

五、申报时间

基金类别

申报开始时间

我校申报截止时间

77批面上资助

31

329

18批特别资助

31

329

联合资助项目

31

329

优秀学术专著出版资助

41

529

76批面上资助

81

829

、申报注意事项

1、有意向申请本年度上述资助项目的老师,请在我校申报截止时间前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系统”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在线提交申请至院系,院系博士后工作管理人员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网址:https://jj.chinapostdoctor.org.cn/auth/login.html?usertype=bsh), 审核申请材料并提交至学校

2、博士后务必详细阅读资助指南,了解各类资助的申请要求和评审办法等,(例如申请面上资助“二、项目信息”中不得填写个人信息,包括申请人姓名、设站单位名称、合作导师姓名等,否则评审专家可视为申请人故意泄露个人信息,计0分。)根据指南认真准备。

3、申报期间科研院将随时审核网上提交的基金申请书,有问题的将退回修改。请关注自己的申请书是否被退回,根据退回意见修改重新提交。

4、第17批特别资助因名额限制,需校内遴选通过后推荐。


联系人:王缙、黄革辉

电话:84708601/84708958

   邮箱:kyyjcb@dl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