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2014年大连理工大学(辽宁)校企合作委员会年会在图书馆多功能厅召开。辽宁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刘铁汉,我校校长郭东明出席会议,并共同为“辽宁省中小企业检测试验公共服务中心”揭牌。省内各市经信委、校企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以及学校部分学部学院负责人和教授参加会议。
会上,校企合作委员会新增沈阳北方交通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沈阳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北方曲轴有限公司3家会员单位,会员增至62家;盘锦校区管委会副主任贺高红与盘锦市经信委副主任陈风华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企合作委员会;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盘锦禹王防水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与我校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进口高性能滚丝轮国产化技术研究”等4个项目签约科技合作协议。
郭东明校长在讲话中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大力支持。他表示,学校一直在思考、探索和总结凝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路和理念,践行“构聚创新源泉,提升创新能力”,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我校为辽宁发展和成员企业创新的支撑能力和服务能力。他指出,构聚创新源泉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构”就是“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与模式,构造创新驱动核心单元和围绕该核心单位元可聚集资源的构架”。“聚”就是围绕核心单元依附单元新的构架,汇聚多方资源,形成强有力的创新体,成为产业、区域、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驱动力的新源泉。学校近年来坚持践行全新理念,通过构建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组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牵头建设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多种层次、多种途径,最大程度上来整合汇聚产学研资源,助推辽宁行业、特别是成员企业的创新体系建设、支撑辽宁支柱产业创新发展。
郭东明校长还表示,今后学校将一如既往立足辽宁,服务企业与行业,通过校企合作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与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发挥学校智力优势,落实以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为牵引的科研内涵提升战略,抢抓战略机遇,为辽宁科技产业发展、社会经济腾飞做出更大贡献。
刘铁汉在讲话中对大连理工大学(辽宁)校企合作委员会多年来为辽宁省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多年来校企合作委员会不断开拓创新,在探索深化校企合作模式、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等方面成绩显著,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模式是把科技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技术优势的有效途径。刘铁汉希望,各成员单位能够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委员会平台,加强沟通与交流,推动项目对接与合作,切实发挥产学研合作在辽宁省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科技资源优势与地方产业基础更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加快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辽宁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年会上,学校就2014年校企合作委员会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并就我校“千人计划”获得者的部分培育项目做重点推介。同时,会议还邀请管理与经济学部刘凤朝教授做“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深层矛盾与破解对策”报告,观摩“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专题宣传片,机械工程学院孙伟教授做“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工作汇报”。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校企合作委员会自2000年成立至今,共发展成员单位62家。创建沈鼓-大工、北重-大工、大工-营口、大工-鞍山研究院和科技转移基地,组建一批产学研联盟机构,为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共建辽宁省先进设计与制造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和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实现重大产品产业升级和核心技术突破,助推辽宁省行业创新体系建设;辽宁省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开辟科技体制创新新途径,支撑了辽宁支柱产业创新发展。迄今为止,共实施科技项目近2000项,合同总额十几亿元,为辽宁省创造数百亿的经济效益。